就在某次的圖書館念書中,德國同學Marian向我問起什麼是孔子思想,孔子思想?the thoughts of Confucius??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怎麼樣解釋論語或是禮運大同篇??
大部分非亞洲的學生學習中文大部分人認為中國是外來的經濟強國,應該要認識中國的語言─中文,只有非常少數的人是對於中國獨特的文化有興趣。一般人對於中國文化的印象,僅只於龍、月球上看得到的長城或是看起來很像毛毛蟲的文字,沒有多少人了解我們的文化和歷史起源。
從國中開始,我的國語生活中就充滿了論語,從小我們就知道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等於是中國文化的起源,連中國的權力中心象徵─天安門都有孔子的雕像。
維基百科解釋:資訊來源
儒家思想,又稱儒學、儒家學說,或稱為儒教但並非指宗教,或以其為宗教而稱之為儒教,是中華法系的法理基礎,對中國以及東方文明發生過重大影響並持續至今的意識形態,也有學者認為儒家思想是以人為中心的宗教。儒家思想是東亞地區的基本文化信仰。
大部分非亞洲的學生學習中文大部分人認為中國是外來的經濟強國,應該要認識中國的語言─中文,只有非常少數的人是對於中國獨特的文化有興趣。一般人對於中國文化的印象,僅只於龍、月球上看得到的長城或是看起來很像毛毛蟲的文字,沒有多少人了解我們的文化和歷史起源。
從國中開始,我的國語生活中就充滿了論語,從小我們就知道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等於是中國文化的起源,連中國的權力中心象徵─天安門都有孔子的雕像。
維基百科解釋:資訊來源
儒家思想,又稱儒學、儒家學說,或稱為儒教但並非指宗教,或以其為宗教而稱之為儒教,是中華法系的法理基礎,對中國以及東方文明發生過重大影響並持續至今的意識形態,也有學者認為儒家思想是以人為中心的宗教。儒家思想是東亞地區的基本文化信仰。
香港孔子學院院長認為:資訊來源
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是奠定在民族文化傳統積淀之上,由此形成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又反過來鞏固民族文化傳統,因此,民族精神和文化傳統關係是互動關係。文化傳統是多層面的,包括價值觀念、道德情操、審美情趣、宗教情懷、民族性格等。毫無疑問,貫穿各層面的民族思想是儒學。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中,橫向來說,儒學團結各民族人民;縱向來說,儒學維繫過去延伸未來。要增強整個民族凝聚力,必須把傳統儒學發揚光大。
我們對於儒家思想和孔子想要宣揚的理念了解透徹到我們自己在身體力行,用言語解釋大概就是如何把文言文解釋成白話文再翻成英文,卻也很難說清楚我們相信得儒家思想是什麼?
他說從他最近看的書On China中,作者美國前國務卿解釋孔子的概念是每個人做好自己的事情、遵守自己的本分,社會沒有階級,這樣社會就會太平,大家晚上睡覺可以不關門。
不過,這篇文章沒有翻譯到原文的完全意涵,這個翻譯就也只是直翻,Marian看完之後的「vague」我很同意。我要用什麼來解釋「選賢與能」?The society is ran by those who have talents. 那什麼是「賢」?people with talents?什麼是「能」?people with profession? 我不知道這樣解釋是否正確,但是解釋本來就是因人而異,不是嗎?
看到一個外國人比華人還可以清楚的解釋初儒家的概念,我真的是深深有震驚到,什麼時候我們得儒家思想只是課本上的東西?大家厭倦被論語的煩悶,寫翻譯的無趣,早就忘記文字中得自然真意是什麼了!
我想這個問題值得我好好的思考,希望下次我可以做出更好的解釋。
我也該看看那本書了!
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是奠定在民族文化傳統積淀之上,由此形成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又反過來鞏固民族文化傳統,因此,民族精神和文化傳統關係是互動關係。文化傳統是多層面的,包括價值觀念、道德情操、審美情趣、宗教情懷、民族性格等。毫無疑問,貫穿各層面的民族思想是儒學。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中,橫向來說,儒學團結各民族人民;縱向來說,儒學維繫過去延伸未來。要增強整個民族凝聚力,必須把傳統儒學發揚光大。
我們對於儒家思想和孔子想要宣揚的理念了解透徹到我們自己在身體力行,用言語解釋大概就是如何把文言文解釋成白話文再翻成英文,卻也很難說清楚我們相信得儒家思想是什麼?
他說從他最近看的書On China中,作者美國前國務卿解釋孔子的概念是每個人做好自己的事情、遵守自己的本分,社會沒有階級,這樣社會就會太平,大家晚上睡覺可以不關門。
我想,他要講的應該是禮運大同篇中的各司其職、人有所中的世界大同觀。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我看了一下國家圖書館的翻譯: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我看了一下國家圖書館的翻譯:
"The Commonwealth State"
When the perfect order prevails, the world is like a home shared by all. Virtuous and worthy men are elected to public office, and capable men hold posts of gainful employment in society; peace and trust among all men are the maxims of living. All men love and respect their own parents and children, as well as the parents and children of others. This is caring for the old; there are jobs for adults; there are nourishment and education for the children. There is a means of support for the widows, and the widowers; for all who find themselves alone in the world; and for the disabled. Every man and woman has an appropriate role to play in the family and society. A sense of sharing displaces the effects of selfishness and materialism. A devotion to public duty leaves no room for idleness. Intrigues and conniving for ill gain are unknown. Villains such as thieves and robbers do not exist. The door to every home need never be locked and bolted day or night. These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deal world, commonwealth state.不過,這篇文章沒有翻譯到原文的完全意涵,這個翻譯就也只是直翻,Marian看完之後的「vague」我很同意。我要用什麼來解釋「選賢與能」?The society is ran by those who have talents. 那什麼是「賢」?people with talents?什麼是「能」?people with profession? 我不知道這樣解釋是否正確,但是解釋本來就是因人而異,不是嗎?
看到一個外國人比華人還可以清楚的解釋初儒家的概念,我真的是深深有震驚到,什麼時候我們得儒家思想只是課本上的東西?大家厭倦被論語的煩悶,寫翻譯的無趣,早就忘記文字中得自然真意是什麼了!
我想這個問題值得我好好的思考,希望下次我可以做出更好的解釋。
我也該看看那本書了!